The Blog

PM 產品經理必學工具列表:成為產品經理的第一步

本文轉載自 hahow

本篇文章整理我個人建議 PM 產品經理要會使用的工具,以便於能夠順利著手工作與發揮團隊影響力。不理解什麼是產品經理的同學,可以參考〈PM 產品經理有哪些種類?一次搞懂產品經理必備的五大能力!〉這篇文章。任何想了解產品經理這職位或者精進職涯的同學,都很適合閱讀本文,從目的性的緯度梳理,會區分為:產品設計 & 思路、專案管理、數據實驗、簡報、其他。

一、產品設計工具(Product Design)

在大多數的公司,PM 產品經理只需要涉及到畫原型(prototyping),並不會涉及到 User Interface Design(UI)使用者介面設計 以及 Interaction (交互設計):前者廣義而言即為設計在設備上真實會看到的介面,包含根據作業系統以及螢幕長寬比的介面適配等等;後者包含設計頁面間如何切換(例如漸進變淡換頁、上下左右切換頁面等等)。原型可以簡單理解為:解釋一張介面具備哪些元素(按鍵、圖、功能位置)、頁面間的流程為何。

PM
圖片來源:Hahow 圖庫

PM 產品經理不需要具備跟 UI 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一樣的專業 UI/UX 設計能力,只需要具備能夠表達自己設計的產品流程與大致樣貌的能力即可。為了完成原型,建議產品經理具備以下其中一個工具的能力:Figma、Sketch、Axure,或者任何其他可以幫助你完成產品原型的簡單工具。

Figma

Figma 的定位是讓使用者設計 UI/UX 使用者介面與交互體驗,不是僅僅到了原型的階段。但也有不少 PM 產品經理傾向學習到如此的深度。

Figma 結合了保存文件在雲端的在線協同特性,處理速度快、以及其跨平台(Windows,Mac,Chrome,Linux)的特性,Figma 算是現在最受歡迎之一的 UI/UX 設計工具。它具備很多 Sketch 必須要透過第三方插件(extention)才能夠完成的功能,例如:Zeplin(評論)、Liveshare(在線分享)、Abstract(版本歷史管理)等等。

任何設計透過一個 link,可直接讓團隊評論與建議。個人建議PM產品經理學習Figma 的深度到知道如何使用其 Library 中的基礎元素 (icon, device interface, placement 等等) 與拖拽介面來製作原型與表達產品流程即可,不建議花過多時間精進產品設計能力到設計師的水平。

但如果是對於設計有追求的PM產品經理,我推薦 YouTube 上的免費學習資源:AJ&Smart: Figma Design Tutorial: Get Started in Just 24 Minutes! 這段影片中可以學習到基礎的 Figma 使用技巧。若是你本來就會使用 Sketch,要轉移到 Figma 是非常容易的事情:Figma 支持導入 Sketch 文件。Figma 比較明顯的缺點在於語言的部分:有不少語言仍然是英文展示,需要使用者花點時間習慣。

Sketch

Sketch 的定位與 Figma 重合的部分在於其 UI/UX 設計的部分,不只是在畫原型的深度而已。但是 Sketch 的在線協同功能不像 Figma 一樣簡易。舉個實例,Figma 是可使用網頁版直接進行設計,與生成 link 提供給團隊進行評論。但是 Sketch 需要第三方插件(例如 Zeplin)的輔助完成此事。

如果要從 Figma 跟 Sketch 選擇一個軟體來學,我個人會建議選擇 Figma。目前整個市場都是傾向在線協同的賽道,並在實務中 Figma 能提高效率。

Axure

Axure 是我第一個接觸的原型設計工具,它的定位就是方便使用者簡便的設計基礎原型,我個人還是很推薦不想花費過多時間學習 UI/UX 的設計細節的產品經理使用 Axure。為什麼呢?首先,釐清一下優先級,PM 產品經理的職責在於帶領團隊完成清晰目標,而非花過多時間設計精美的使用者介面。

Axure 可以快速完成線框圖、流程圖,進而完成原型。我認為其操作難易度與 PowerPoint、Keynote 基本是相等的;基本就是拖跩一個介面模板,鍵入文字與置入元素 Placements,串連流程去表達產品原型。

YouTube 上有免費的完整教學影片:Axure RP Prototyping Noob to Master,在此推薦給大家做學習(可開啟字幕,如果能幫助理解)。

其他 Others

我確實在職場中看過完全不會使用 Axure、Sketch、Figma 的PM產品經理,他們取而代之使用的工具會是使用 Google Slides 或者 Keynote 中的工具來表達自我的產品理念,也確實有藉由這樣的能力就能做到上位的。在此強調,產品經理的存在意義在於帶領一個團隊達成一個目標。在一般的公司徵都會替一個團隊配有產品設計師(Product Designer)或是 UI/UX 設計師,產品經理應該思考的是如此最大化思考戰略的時間,以及如何和設計師配合視覺化自己的理念。

二、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現在許多公司都使用敏捷開發(Agile)的方法論,加上其適應公司的方式跑專案,大多數是沒有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的。這樣的時空背景下,PM 產品經理大概就必須身兼專案管理的職責

專案管理的核心是什麼?確保讀者能夠很快的知道產品規劃:在什麼時候大概會發生什麼事情、不同部門在理解了規劃後應該對應執行的行為 (action items)到底是什麼呢?

舉個例子:假設兩個月之後,Instagram 要上新功能:網路紅人深度內容訂閱制(Subscription),幫助他們可以賺更多錢,那麼即便在產品端有這個功能,必然要提早進行專案管理讓行銷與營銷側的部門知曉,方便他們維護與網路紅人的關係,並且在市場上利用產品端內、端外的途徑打通此消息,最大效益化這一個產品變動造成的正面效益。這些都不僅僅是產品端的改動,更是專案管理將消息正確傳遞的影響。

PM
圖片來源:Hahow 圖庫

Jira

澳洲最大互聯網公司之一的 Atlassian 設計的產品 Jira 無疑在專案管理工具中肯定是會聽過的。Jira 本身是對於工程師管理專案相對友好的,它可以用 Epic 的關係把一個大的 Task 專案關聯,並且一個大的 Task 可以拆解成若干個 Sub Tasks。並且這些 Task 與 Sub Task 可以有對應的屬性 (例:負責人、開始/結束時間、屬於產品中的哪一個模塊等等),一般來說產品研發團隊內部很大概率會使用 Jira 來進行專案管理與訊息傳遞。

Jira 的功能包含專案列表、湧道管理、燃燼圖、Roadmap 時間列表等等的表達形式,是我個人還蠻喜歡使用的專案管理工具之一。我個人使用時體認最大的缺點就是,學習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對於不熟悉產品研發流程的非產品、非研發的同學使用起來通常是抱怨連連。

Monday.com

Monday.com 與 Jira 的目標用戶明顯不同,我個人使用起來比較深的體悟是: Monday.com 對於非產品、非研發的同學特別友好,而且每個版的欄位很容易客製化,而不是死死的模板。

舉個例子:如果我要維護一個給非產品、非研發的同事們查詢專案進度的版,我可能會以「功能預估發布時間」為一個時間維度,而不是一般產品與研發同學們熟知的「版本號」、「Build Version」這種相對生澀的字眼。針對要每個專案的「目的」,我也會寫更加易懂的字眼,而不是寫上相對難懂的「ARR」、「 ARPPU」之類的。而針對產品與研發的同學,就可以另外客製化適合的版來做專案管理;

Google Sheets

許多 SME(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並不會想要花錢去購買專案管理平台,所以使用 Google Spreadsheet 來進行專案管理也是很常見的方式之一。網路上有非常多專案管理的 Google Spreadsheet 模板,針對產品經理而言,只要具備理解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每一家 SME 可能都會有自己的專案管理表格的現象,相信花點時間都能慢慢上手。

三、數據實驗(Data + Experiment)

關於產品經理要掌握的數據分析實務相關的知識,可以閱讀這篇文章: 〈PM 決策術:產品經理必學的數據分析思維!關於數據應該懂多少?〉

我認為 PM 產品經理不必要在入職前就摸熟所有的數據平台,因為每家公司可能都使用不同或者多個數據平台。例如:我個人就使用過 reDash、Tableau、Amplitude、Mode、SensorsData、Firebase、Google Analytics,但我從未在入職前就先熟悉所有平台。

更穩妥的做法是,你必須要知道自己未來擔任產品經理時,會怎麼使用這些平台來分析實驗與監測數據。

以下有幾點我認為產品經理在處理實驗時,值得注意的幾點:

  1. 具備根據屬性或行為來分群使用者:新/舊用戶、付費/免費用戶、不同市場的用戶(美國、日本、韓國的用戶等等)。

  2. 具備理解漏斗(funnel)的能力:理解數據事件(event)的概念、轉化率(Conversion)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事件構成,兩個以上的事件構成了漏斗等。

  3. 具備理解同一個漏斗篩選不同用戶群體來觀看表現的能力。針對實驗的話,通常會觀看新/舊用戶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現。實操上很常發生 Web 用戶與 Mobile 移動端用戶的實驗數據表現不同,或者偶爾也會發生 iOS 與 Android 兩端數據表現不一致。

  4. 具備理解 Seed 種子數概念。講得淺顯易懂點,具備理解在統計學上,每一個實驗組應該要有多少的用戶進來才算是信度度足夠的數據,再來就是能夠估算每個實驗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收集到足夠的用戶數做實驗結論。

  5. 具備對常見商業數據的理解(例:Retention 留存率、Revenue 收入、ARR 年化收入等等),以及行為數據(例:Payment rate 付費率)。

四、簡報(Presentation)

簡報是所有 PM 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因為你通常是一個團隊的構通橋樑與核心人物。在每次的報告當中,如何讓參與者能夠很快的理解到最重要的 5W1H(Why,What,Who,When,Where 與 How)是一項技巧。但第一步就是:先把簡報工具基礎功能學習完善,再談報告技巧。

PM
圖片來源:Hahow 圖庫

相信在各位同學在學生時期當中已經把基礎的簡報工具功能都學習得相當完善了。在實務工作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報告對象,會有不同的策略。但大體上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概括:

  1. 針對未來規劃:產品經理在報告時必須清晰表達短、中、長期的產品戰略,預估時間點、需要多少資源以及預估的效益回收(ROI:return on investment)等等。

  2. 二、針對正在發生中的產品變動 (實驗、發版):產品經理在報告時必須清晰表達影響的用戶群體(新、舊)、市場(歐美、亞洲)、平台(iOS/Android/Web),發版實驗的成功與失敗,以及下一步要怎麼做等等。

Keynote/PowerPoint/Google Slides

這三個工具相信讀者在過去學生時代已經是非常熟悉的了。在實際的產品經理工作過程中,只要能重點式的清晰表達產品規劃、產品路徑,跟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可以溝通清楚,都是好的表達方式。

在我的職涯中,體認最深的就是一張頁面盡量精簡。我們要考量到每個人可以在會議中集中精神的時間有限,要如何把每一頁中的精華簡要表達,幫助其記憶,這也是產品經理必修的一門課。

Canva

當會議特別重要時,我認為找尋合適且正式的簡報模板是事半功倍的。我會建議產品經理如果無法自行產出視覺上不錯的簡報,我會建議使用 Canva 來製作簡報。Canva 除了有完善的簡報模板,也有數不盡的照片素材與實用工具,確實蠻多跟 C-levels 的重大會議少了它真的不行。

我個人很推薦學習的功能是數據報表,Canva 可以很快把一堆數字作成可視覺圖表,而且具備美感;圖表箭頭的應用也讓我在每一場的報告中能夠盡自己所能去給老闆們好的印象。

五、其他(Others)

以上羅列這麼多要學習的工具,我認為基本上可能還是不夠的,在實務中的產品經理可能根據方向的不同還會有更多要學習的工具。例如:數據產品經理肯定在數據方面的工具要深入更多;後台產品經理的多少要具備點技術能力,所以相關工具都得學習;偏向市場運營的產品經理可能要學習很多效果投放以及 Mobile Push Notification 的後台數據平台等等。